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活力,强化青年学子的科普能力,2025年3月—4月,燕山大学第二届科普短视频大赛顺利举办。本次大赛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中共燕山大学学生社区工作委员会、中共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办,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兼具科学性与创意性的短视频作品180余部,旨在用镜头诠释科学魅力,以创意点亮科普之光。

本次比赛设置两个主题赛道,既聚焦宏观叙事,也关注微观世界,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深入探索科学的奥秘与魅力。赛道一主题为致敬科学家征途,弘扬科学家精神,从“天眼”FAST的观天巨眼到量子计算机的突破,从钱学森的归国日记到黄旭华的隐姓埋名,参赛者用镜头致敬我国科技辉煌成就,深入解码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密码;赛道二主题为解构学科密码,让知识“活”起来,北斗卫星如何实现厘米级定位、昆仑玻璃为什么抗摔,参赛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视化表达,用通俗语言解读背后的原理。

经专业评审,《核聚变:“人造太阳”的中国智慧》《有一种精神,叫科学家精神》等18部作品获得一等奖,《中国高铁让中国“一路生花”》《科学巾帼:何泽慧》等32部作品获得二等奖,《解码中国方言的认知边界》《青蒿济世 ,科研报国》等29部作品获得三等奖。本次比赛不仅是创作比拼,更是科普教育的创新探索。从校园实验室里的创新实验,到社会热点中的环保、医疗问题,燕大学子用他们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广阔的视野与对科学多元维度的深刻理解。赛事通过“理论转化实践”的模式,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价值结合,在策划、拍摄、剪辑过程中深化对科学原理理解的同时提升传播能力,让“高冷”的学术知识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走近大众,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跨界碰撞,更是燕山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让科学家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