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年学子的报国之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9月18日下午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站成功举办第四期“材智薪传·师者匠心-与时光对话的科学家精神”访谈活动。本期嘉宾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明智教授,辅导员姜明金及晨曦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中心的学生们共同参与,与王老师开启一场深度且富有启发性的对话。

王明智分享育人经历

王明智提及1969年的特殊经历——成为下乡至内蒙古国营农场的知青。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主动学习生活技能、秉持“先学会生存”务实态度的人;从零掌握内务机原理、电路维修等技能,以较真态度在激烈考核中跻身前列;当多数人选择返城时,他坚守岗位并入党,确立了“以奋斗践行责任”的信念,同时结识了相伴一生的爱人;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纵使岁月流逝,依然彼此相伴、重温往昔。这段岁月虽充满挑战,却成为他人生的“奠基礼”。

“科研要顶天,育人要立地”,这是王明智四十余载教学生涯的核心信念。当中国超硬材料研究受限于国外技术封锁,“金刚石在金属中不润湿、易脱落”成为行业痛点。王老师团队从零起步,在北京图书馆逐页查阅资料,每晚背着二十多斤的热敏扫描件返程,最终锁定并解决“金刚石表面镀覆”这一世界级难题。他不仅传授知识,更以“爱护学生、尊重成长”的态度,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他常说“最好的学生,是带着问题来的学生”,他总是鼓励学生们找老师问问题,敢提问,敢质疑。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敢于质疑、善于探索,不少学生也成长为吉林大学博导等各行业的骨干。

王明智与学生们合影

这场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以王明智的人生经历为缩影,展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务实、坚韧、创新、担当” 的精神底色。时代在变,但干事要实、做人要真的道理不变,如生生不息的薪火,终将指引新一代材料人在求索之路上不断前行,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推动科学家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让“科研报国、立德树人”的理念在青年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