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观,提升谣言防范与应对能力,9月22日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辅导员刘许瑞、李围,以“擦亮双眼,理性发声”为主题,为学院大一新生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法治“必修课”。课程围绕网络谣言与大学生群体的关联、典型案例警示、法律边界、辨别方法及行动指南展开。

课上,刘许瑞老师首先明确了网络谣言的定义——以虚假信息为核心,通过网络快速传播的不实内容。同时,刘许瑞老师强调了谣言防治的重要意义:不仅能维护个人名誉、财产等合法权益,避免因轻信谣言遭受损失;还能净化校园网络环境,防止谣言引发群体恐慌;更能保障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为社会稳定筑牢“校园防线”。

刘许瑞老师讲解网络谣言定义

为让新生更直观地认识到谣言的危害,辅导员李围结合恶意P图“玩梗”行政拘留+开除学籍和道听途说编“内幕”,扰乱秩序被行拘两个典型校园案例,深入剖析了谣言编造与传播的后果。

李围老师讲解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案例

课程最后,辅导员寄语新生:“大学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地方,网络是检验理性判断的考场。谣言就像病毒,会趁我们松懈时入侵,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法律的底线、常怀责任之心,就能让它无处遁形。” 希望每位新生都能做到:在刷手机时多一分审慎,在转发前多一秒思考,在谣言面前敢于说“不”,在真相面前敢于“担当守护”,用理性和清醒为自己、为同学、为网络世界撑起一片清朗的天空。

这堂开学第一课,不仅让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掌握了谣言辨别与应对的实用技巧,更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网络责任意识。相信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新生们能以理性之姿面对网络信息,成为清朗网络环境的守护者与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