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艺术与设计学院“寓见美好”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在学生社区举办“解锁成长轨迹 畅谈学业规划”分享会,活动邀请3位不同专业方向的优秀学生党员代表,围绕学业规划、就业择业、考研安排三大路径展开经验分享,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博士研究生党员万中华以“本硕博三阶段的科研规划与心态调整”为题,详细梳理博士研究生学生关键节点,分享在压力下保持科研热情、管理时间及应对挫折的心得。他分享党员身份带来的责任感使得自己始终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以“自律体魄与艺术修养”双线驱动,努力成为新时代优秀燕大人。
博士研究生党员万中华分享
博士研究生党员涂伟龙聚焦“学习生涯的多元选择与准备”,分享在学术深造、求职就业、考公考编等方面的探索与思考。他介绍了平衡学业与实习、提升综合素质的方法,建议同学们尽早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积累。
博士研究生党员涂伟龙分享
推免至本校的本科毕业生党员马逸,带来“保研、考研攻略全解析”。她系统梳理保研、考研流程与关键时间节点,从前期准备、中期冲刺到后期确认进行详尽解读。她分享自己作为党员,以严谨态度对待课程与科研训练,最终圆梦理想院校的经历,介绍保研、考研是持久战与攻坚战,党员同学要发挥桥梁作用,互帮互助,共同提升。
本科生党员马逸分享
在交流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在大二、大三阶段有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马逸建议主动联系专业课老师进入课题组学习,积极参与“大创”等项目。对于“阅读大量文献后仍难找到创新点”的共性难题,万中华结合自身经历,推荐“文献对比法”,鼓励与导师、师兄师姐讨论,碰撞思想火花。当被问及“如何高效管理时间,平衡科研任务与党支部活动、个人生活”,涂伟龙分享“四象限法则”,强调提高单位时间效率,重视党支部活动的意义。
此次“解锁成长轨迹 畅谈学业规划”分享会,是功能型党支部创新活动形式、服务党员需求的有效尝试。活动将思想引领与学业帮扶紧密结合,切实提升了组织生活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