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求,切实推动青年学子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际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10月27日,机械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在机械馆J3顺利举行。学院团委书记王世运、团委副书记孙立达出席活动,7位在暑期返乡实践、专项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代表担任分享嘉宾,团委组宣部负责人石华宇主持会议。

王若婷汇报

孙睿博汇报

马怡然汇报

方超汇报

王浩洋汇报

张哲源汇报

徐浩然汇报

分享环节中,7位同学结合实践案例逐一发言,展现青年学子扎根基层的担当。王若婷所在的“青春追梦小分队”赴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子镇,通过直播助农破解当地土豆滞销难题,同时走访坚守五十年的养蜂人,在实践中深化对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决心;孙睿博参与“两弹一星”宣讲团,以进社区、入课堂、录微党课等形式传播红色精神,结合“返家乡”经历坚定扎根基层的信念;马怡然所在的“山海偕行陌上花开”实践团走进承德围场县银窝沟乡,既走访村民调研农村现状,又开展乡村支教,用自身求学故事激励当地孩子逐梦;方超投身春运志愿服务,并参与家乡装备制造业发展座谈会,明确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方向;王浩洋所在的“燕鸣小分队”在沧州市双金社区开设红色教育课堂,通过主题宣讲、互动教学、文艺创作点燃居民爱国热情;张哲源在沙河市褡裢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标语排查、舆情宣传写作,提升基层沟通与调研能力,加深对家乡的情感联结;徐浩然多维度调研迁西县发展现状,梳理特色产业优劣势并推广家乡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发展。

王世运讲话

汇报结束后,王世运老师对本次分享会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结合学生们的具体实践案例指出,从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直播助农、承德围场县的乡村支教,到“两弹一星”精神进社区、沧州双金社区的红色教育,同学们的实践足迹遍布乡村田野与社区一线,不仅将青春视角与基层需求紧密对接,更在沉浸式体验中见证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感受到基层群众的真实期盼。他强调,这份来自田间地头的“泥土气”、源于社区服务的“烟火气”,是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成长养分——它让同学们对家乡的认知从“日常熟悉”走向“深度理解”,对社会责任的感悟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行动”,真正实现了思想境界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同时,他鼓励同学们继续以实践为桥梁,把实践中的收获转化为成长动力,未来持续用所学所长服务家乡、奉献社会。

活动合影

本次分享会的圆满举办,充分彰显了我院青年学子心系故土、反哺家乡的赤诚之心,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基层建设注入了青春动能。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将持续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常态化组织系列实践活动,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在扎根基层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推动个人理想与家乡发展、国家建设同频共振,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