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燕山大学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2016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和《燕山大学2016年工作要点》精神。
学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适应学生工作新常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学风建设、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抓手,确保安全稳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构建学生工作校院二级管理新格局,着力培育学生工作新的增长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我校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保障。
一、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推进“翔燕工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依托庆祝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使之落细落小落实。
2.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好舆情收集梳理和分析研判,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完善“燕语林”学生朋辈辅导网站,优化e情团队和建设一支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提升网络发声能力和引导水平,加强网上网下深度协调,掌控网络教育主动权。
3.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导师作用,与研究生辅导员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创新教育模式,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主动性。
4.培育优良学风建设新常态。以提高上课出勤率、诚信考试等为抓手,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各类评优表彰的示范作用,发掘树立各类优秀学生典型。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推进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运行体制。针对学风建设难点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推广有效措施,促进校风建设。
5.强化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法纪教育,提高技防能力,完善安全稳定全覆盖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提高安全稳定教育管理工作力度和水平。
6.做好入学和离校教育工作。开展校风校史、心理健康、遵纪守法、行为养成等教育,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感恩、诚信为主题,把解决毕业生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7.做好大学生征兵和国防教育工作。积极部署我校夏季征兵工作,做好征兵宣传、教育、预征。抓好军训实践环节,继续推广军事技能训练成果。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地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激发新时期大学生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国防意识。
二、强化职业能力建设,打造高水平辅导员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廉洁自律,强化师德监督,严格师德惩处,在工作中践行“三严三实”。
2、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做到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邀请专家来校为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和专题培训,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组织辅导员外出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开阔视野。辅导员培训做到理论传授、案例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率。
3、发挥骨干辅导员队伍作用。依托河北省骨干辅导员、精英辅导员队伍,发挥他们在我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辅导员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以赛代练、以赛促建。充分发挥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组织燕山大学第六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完善比赛内容和形式,强化辅导员育人能力。
三、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巩固“校—院—班”三级工作网络。加强各学院心理工作负责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培训,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源头控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2、细化学生心理健康分级管理。根据不同学生心理健康级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管理;通过心理普测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状态变化并进行相应教育和辅导。
3、强化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提高课程针对性和教育性。以“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和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面。
4、深入开展个别咨询。日常咨询做到规范、专业,心理预警学生和心理危机学生做到定期干预与不定期约谈相结合,为学生和学院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深化与黑龙江第三医院秦皇岛分院的合作,邀请医生定期来我校坐诊,提高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业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力。
四、实施精准资助,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1.加强资助工作制度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类资助政策,加强学生资助网站建设,推出资助微信公众平台,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资助工作的规章制度,普及资助政策,解读制度细节,明确评审程序,确保全体学生的知情权。
2.做实帮扶助困基础工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实施针对性帮扶。依法依规落实各奖助学金评定和发放工作,强化监督,科学指导学院评审,确保各类资助公开、公平、公正。
3.认真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以“诚信教育活动月”、奖助学金学生典型事迹评选为抓手,全面开展“诚信•感恩•励志•阳光”主题活动,注重物质资助与心理帮扶,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受助—自助—助人,提升育人效果。
4.发挥好“爱心之家”育人作用。推进勤工助学“爱心之家”建设,通过爱心物品的募捐以及“爱心之家”的系列活动进行感恩教育,辅助优良学风建设。
五、增强服务意识,推进学生工作规范化、信息化
1、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处服务意识,增强管理水平。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以学校校院二级管理为契机,推动学生工作校院二级管理,做好服务工作。继续推进作风建设,加强作风转变和强化劳动纪律。
2、完善学生工作各项制度。修订学校学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院学生工作考评和辅导员考评细则,使各项工作和评优评先更加合理。
3、提高学生工作信息化水平。完善学生工作处官方网站;推进微信公众号建设,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推进学工系统信息化建设。
学生工作处
2016年4月19日